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专家观点 » 正文
智库成果Publications
专家观点

中国经济趋势与双碳新机遇

白重恩 2022.01.14

2022年1月14日,未来科技学堂(四期)在三亚正式开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席主席白重恩为同学带来了开学第一课《中国经济趋势与双碳新机遇》。

白重恩

中国“双碳”目标带来5个机遇

首先,“双碳”目标的实现,一定会推动创新的进程。挑战越大、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在这种“紧箍咒”之下,最可能出现创新,既有技术的创新,也有管理方式的创新。我期待未来很多企业可以有一个职位,叫“首席能源官”。低碳、零碳或负碳的绿色行业的组织结构也可能与传统行业的不同。

第二,带来改革机遇。在过去,强调的是“以开放促改革”,正是因为有了开放,面临了竞争,改革的急迫性加强,才可以推动改革。如今,“双碳”目标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中国在全世界面前做出了承诺,如果到时候无法实现,这是不可接受的,中国在这一点上非常坚持。但是,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那就必须要对一些产业进行改革。比如电力行业,不改革“双碳”目标就实现不了。因此,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能源行业是什么样,这个方向就清楚了。

第三,带来增强全球竞争力的机遇。在很多绿色产业,中国拥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全球发展。比如,中国想要在传统汽车上超越发达国家有很大的难度,瓶颈在于发动机和离合器。现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很多中国企业处于在国际前沿的起跑线上,这是个机会。另一方面,纵观整个新能源行业,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最强。麦肯锡做过中美技术的比较,在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方面,中国相对于美国是最强的。

第四,“双碳”目标让中国经济更安全。如今,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度特别高,这些能源主要依赖进口。发展新能源,能够降低对外依存度。

第五,居民共享“双碳”带来的收益。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做碳定价,也就是说排碳要付出成本。碳定价有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碳税,一种是可交易的排放权,我认为理想的是二者的结合。现在首先启动的是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排放权配发个发电企业,他们之间进行交易,未来可以将排放权配发给所有的消费者,他们参与排放权市场的交易,这样消费者就有了更大的动力去节约能源,以留下排放权参与交易。现在,关于电力价格改革,工业用电还能推动,居民用电很难推动。一旦把碳排放权给居民,将其与电价打通,推动居民电价改革就会容易一些。再者,居民能够交易排放权,也能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看:

GDP = 劳动生产率X就业总量;

GDP增速 = 劳动上产率增长速度X 就业增长速度。

注:劳动生产率即每一个就业人口平均产出的GDP

要理解中国的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就是当一个经济体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管理方式,获得一个较高的增速。同时,后发优势也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同理,距离发达国家更近,劳动生产率增速比较慢,反之则更快。

如何判断劳动生产率的未来增速呢?可以从多个经济体的发展过程里找规律。在上图这个坐标系中,横轴是每个经济体劳动生产率与美国该指标的比值。这个比值越接近1,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靠近美国。纵轴则代表该经济体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这张图里,包括了四个东亚经济体(红点: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14个西欧经济体(蓝点)。

从中能看到怎样的规律?在图像的左侧,距离发达国家越远,劳动生产率增速就比较快,也就是更大的后发优势。第二,假设中国未来十五年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潜力,那劳动生产率一定会沿着红点和蓝点向右移动,根据这个趋势,就可以预测未来若干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速。

课堂现场

公式中的第二项是劳动力增长速度。因为中国实施过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人口增长轨迹和其他国家相比有明显特征。我们更加关心的是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在总人口中,不是每个人都是劳动力。一般来说,15岁到64岁之间的,认为是适龄劳动人口。这个群体的比例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上升,直到2010年达到峰值开始下降——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有较大影响。

在适龄劳动人口中,还要再除去一部分,15到18岁上高中,18岁到22岁近一半人在上大学,然后有一部分读研究生;另一端,有一些人到55岁就不工作了。所以,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参与率。基于人口预测,我们得到,未来若干年的就业人口增长速度,在“十四五”期间可能还是正的,但是再下一个五年就会负增长,直到负增长速度大于1%。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就得到的GDP的增长预测。

在“十四五”期间GDP增长的潜在速度是5.6%左右。从远景来看,到2035年GDP有潜力要翻一番,从2020年到2035年潜在累计增速为102%。

那些实现了经济潜力的经济体,有什么共性?第一点就是市场经济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第二点是高度开放;第三点是非常稳定的国内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