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专家观点 » 正文
智库成果Publications
专家观点

“特事特办”的非正式制度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白重恩 2021.11.23

2021年1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举办第404期《金融论坛》,此次论坛邀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为主讲嘉宾,就《“特事特办”——中国经济增长的非正式制度基础》作专题报告。论坛由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主持。

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经历了快速增长,其中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的正式经济制度仍然不甚完善。比如2015年以前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整体营商环境排名在全球近190个经济体中始终位于第90位左右。其中的第一个子项“开办企业”(Starting a business)的排名,更在第150位左右。

白重恩认为,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快速经济增长、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称之为“特事特办”的非正式制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正式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帮助一部分民营企业突破正式制度中约束企业发展的一些不利规则,从而帮助这些企业进入、生存并成长。

白重恩谈到,由于中国各级政府官员有强大的行政能力、支持这一制度的强大激励以及众多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降低了这一制度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特事特办”制度在中国带来的好处可以超过其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同时,直接从政府帮助中受益的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联系网络将“特事特办”的一部分好处传递给更多的民营企业,从而使“特事特办”制度可以有差别地惠及范围更广的企业。

论坛上,白重恩采用企业登记注册数据、工业企业调查收据和上市公司数据等结合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特事特办”制度影响的增强对中国民营经济在2000年—2019年的增长平均每年贡献了约2.5个百分点。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特事特办”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可持续的。完善的正式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非常艰难且耗时日久的过程,而“特事特办”制度是在正式制度完善之前的一个“次优解”。在简化模型的论证下,“特事特办”制度确实能推动经济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各方面条件变化,该制度带来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变得愈发突出。比如,在2008年之前,地方政府为企业提供的主要帮助是降低制度成本,这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然而从2009年开始,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获得了大量资金,从而可以向获得“特事特办”待遇的企业直接提供更多资源,这就可能对经济中的要素分配造成扭曲,阻碍经济增长。

近年来,中国政府做出了多项努力以建设一个更加公平、透明、普惠的正式经济制度。2020年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虽然中国近年来取得了成功,但仍需进一步努力使中国的营商环境达到世界前沿,包括在《营商环境报告》评估的领域以及超出其范围的其他领域。2016年以来,中国整体营商环境的排名不断上升, 2020年上升至第31位,其中“开办企业”的排名跃升至第27位。

白重恩也特别说明,在正式经济制度完善之前,骤然停止“特事特办”制度,可能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从“特事特办”制度中获得较大利益的群体也缺乏动力来改变这个制度,因而改革的推进会面临很大阻力;从技术层面上,部分“特事特办”安排已经以地方政府和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确定下来,贸然取消也牵涉政府信誉和法律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改革“特事特办”制度,真正建立一个公平、透明、普惠的正式经济制度仍然任重道远。

最后白重恩指出,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扶持中小微民营企业政策的出台以及上游资源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导致模型中一些条件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