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承办的2022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聚焦“全球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进展评估及其对亚洲市场的影响”。来自亚洲多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学界专家和市场参与者线上相聚,就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首批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ISDS)征求意见稿进展以及在亚洲市场产生的影响展开分享与反馈,并围绕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
12月14日-16日,新浪财经2022年会暨第十五届金麒麟论坛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共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白重恩出席并演讲。白重恩主要从四方面分析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白重恩首先强调了专业精神对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应该对经济、市场、行业和企业的走势做出专业的判断,并据此做出专业的选择。他表示...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领导人站在世界历史的战略高度,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框架和战略框架,代表中国向全世界提交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
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然明确,实现它的途径在哪里?2022年8月30日,就这一话题,南方周末记者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教授进行了视频专访。以下为采访全文。1、捐赠应尊重自愿原则南方周末:“共同富裕”是2021年国家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在您看来为了追求这一目标,如何在“三次分配”上进行改革?白重恩:按照传统来说,我们讲共同富裕就是讲三次分配。我逐一来解释。初次分配,也...
双碳目标会带来哪些新机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通常企业创新的力度总是不够的,我们全社会从创新中得到的收益要大于企业本身从创新中得到的收益。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创新。双碳目标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它给企业带来很强的紧迫性来创新。创新除了技术上创新,也有管理上的创新,比如说能源使用的管理,以前是集中供给能源,以后分布式的供给,那么它的管理方面就要有新的创...
6月28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席主席白重恩出席“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2022年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统一运行情况下,目前碳排放配额的初始发放方式存在弊端,建议将免费配额发放给电力企业,改为发放给电力的终端使用者,减小终端使用者对电价改革的抵触,推动电价市场化发展并实现碳排放成本传导到电价,缓解电力供...
新能源消纳能力目前受到配套网络、储能和调峰等调节资源、电网的控制能力和用户调整用电时间意愿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导致使用率较低。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尤其是电价机制,使配套网络建设的成本在价格中能得到体现。
2022年3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在两会提交“改革碳排放配额初始发放方式,高效公平地实现双碳目标”和“关于改革碳排放配额初始发放方式”两份提案
2021年11月,研究院副院长何平提交的“关于创新绿色资产证券化,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报送至北京市人民政府,获得北京市领导批示
2021年2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提交的“未来十五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预测”报告转化为国务院研究室送阅件,得到领导重要批示
5月16日,在新华网《双碳来了》高端对话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席主席白重恩表示,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中关键是市场机制建立。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席主席白重恩。新华网 发白重恩表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未来有比较大的潜力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但在这一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也会增长。同时,我国目前的能...
2022年2月22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峰会,白重恩与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展开学者间对话,就全球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各项重大议题及后疫情时期复杂形势下的大国合作进行探讨。
2021年月8月14日,白重恩对话布鲁金斯学会名誉主席、柏瑞投资董事长约翰·桑顿,双方就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形势走势、两国如何开展气候合作、以及中美未来的竞争与合作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
经济发展与反贫困
国际金融治理
国际经贸关系
数字经济
气候变化